闖入美國傲取奧斯卡的香港動畫師--許誠毅
2004年06月10日
曾經因為會考失敗而被拒于大學門外,因為身材矮小而被拒絕聘用,但是憑著追尋"動畫創作"的夢想,香港土生土長的許誠毅13年前遠赴美國,今年終是憑《史瑞克》一舉奪得奧斯卡"最佳動畫"獎。
許誠毅自小志願便是當畫家,但在香港上學讓他感覺"繪畫不正經"。他一共參與了兩次會考,第一次成績一B五D二E,連拿預科報名表的資格也沒有,第二次三A四D,美術科優等成績卻不被學術承認,最終被拒于預科及大學門外。
後來,理工學院給了許誠毅機會,1984年他在平面設計系高級文憑畢業,因設計了茶葉包裝,拿了香港總商會包裝星獎,《翅膀》短片拿了香港獨立短片最佳動畫片獎。
"這證明沒有學位也一樣成功,憑美術也能成功。"今年39歲的許誠毅很自豪地說。
事實勝于雄辯。許誠毅的大作《史瑞克》不但贏得了奧斯卡大獎,更創下4.7億美元的高票房,單以票房計算,吳宇森、李安、成龍、周潤發等導演明星都要甘拜下風,許誠毅可算是華人在好萊塢電影票房的"no.1"。
許誠毅的外形與才華並不匹配,高度比曾志偉還要矮一截,曾經因為樣子太像小孩而被拒絕聘用。但這位《史瑞克》之父認為,每個人或多或少也有過史瑞克的經驗,由于覺得自己不適合社會而自我封閉或逃避,就像他早期在美國的日子,在一個陌生的環境里,不懂得怎樣與人溝通。
"剛到美國時,一大班同事閑聊,我英文不好,很怕發言。我惟有多學多聽,現在我說的英語笑話,同事也會笑。有天起床,我驚覺做夢時說英文,洋人同事則說廣東話!"
現在正在籌備《史瑞克》續集的許誠毅表示,從他長期在外打拼的生活體驗看來,香港人的適應能力的確特別強,只是有時候太過小看自己:"以前讀書時,老師的教導總讓我們覺得比不上外國人,這其實只是我們歧視自己,我在美國與同事合作,完全可以坦承相對。在香港讀書時,一講得不好,老師就會在全班同學面前奚落我,但在外國卻不然。"
"我應征美國著名動畫公司Pacific Data Images (PDI)時,面試說的英語差到無人明白,只是憑著我通宵印制的作品感動了他們。"
"又有一次,我要向斯皮爾伯格介紹作品,我英語不好,卻沒人拆台,原來在外國人眼中,只要做足工夫就有人欣賞。"
雖然在外國有所成就,但許誠毅最記掛的仍然是生于斯、長于斯的香港,他告訴記者,平時有空閑,最大娛樂就是租看香港電視劇的錄像帶。
"我最愛看香港電影,每次都很興奮,很期待看到尖沙咀、旺角、中環。曾經看過一部在外地取景的港產片,我感到很失望:'為什麼沒有香港?'。住在美國越久,我越是想念香港的一切……"
眼前這位"港產"好萊塢動畫大師已近不惑之年,仍然活潑調皮如大孩子,話匣子一打開即沒完沒了。
"當年香港回歸好厲害!連美國著名電視台如CNN(有線電視新聞網絡)等也直播主權交接過程。當時我們正在上班,同事們在廚房圍著大電視機觀看,嘩!香港真的回歸了!好威風!"
長居美國,最令許誠毅難忘的是巧遇名導演斯皮爾伯格,他興奮得一天內與這名大導握了幾次手,緊張得連話也說不出來。去年《史瑞克》首映,許誠毅仿如天真的"小影迷"到處追星,自言從沒想過湯姆克魯斯等大明星也抽空到場欣賞。
許誠毅赴美前在香港的創作已非常出色,如小白牛與啡肥豬蕩秋千的維他朱古力牛奶廣告、《成語動畫郎》、《小悟空》等。但最令他難忘的卻是在加拿大讀計算機動畫課程的經曆"為了卡通人物的效果逼真,有同事特意上舞蹈學校,研究每個關節的扭動方法。後來我每天坐兩小時火車上班時,留意火車掣時人們的反應,身體動作的先後次序。從中我掌握了成功竅門:分析、深度。"
許誠毅用了3年時間制作《史瑞克》,但他強調,該片的成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,而是與整隊人合作的成果。他更說,公司不只他一個香港人,並實時寫下同組其他港人的名字,包括陳松年、鍾志輝、鍾志光及張漢甯,並請記者在文章中列出這些名字。
他說:"香港動畫發展的機會多了,如果10年前有這麼多機會,我也不用去外國。我有合約在身,暫時不會回來發展,但如果有合適的劇本,香港、中國內地、日本、歐洲等地方我都願意去嘗試。"
"香港動畫師用心創作,但本地電影市場始終太小,根本不容長時間創作。香港應該與內地配合,利用內地龐大市場支持香港動畫電影的發展。我期望有更多香港動畫電影打入國際市場。"
"我看過《麥嘜》,是一部為香港人拍的動畫,很開心它獲得香港人的支持。如果有機會,我也會嘗試創作中國特色的卡通……"